(通讯员 彭芬 姜欣 解淑贞)为深切缅怀革命先辈,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凝聚奋进新征程的青春力量,10月9日,外国语学院聚焦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历史节点,在文波楼210语音教室举办“忆抗战烽火岁月,传红色精神薪火”研究生党史故事宣讲比赛。学院党委委员、组织员袁经林,研工办主任张冉和研究生辅导员袁笑雨担任评委。
比赛现场,选手们依序上台宣讲,将自身成长、学习、实践经历感悟与党史深度融合,以外语人的独特视角,用鲜活的细节生动再现了战争年代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深刻阐释了抗战胜利的重大意义,让红色记忆在现场徐徐铺展。
2025级英语笔译专业张润玉以“烽火铸丹心,百岁志如钢——致敬老兵李登月”为题,讲述了战士李登月少年从军、浴血奋战、战后投身教材编写的一生,号召青年学子传承老兵精神,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2025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徐书颖以“来时少年身,归去英雄魂”为题讲述杨靖宇等英烈及当代青年事迹,立志成为历史的“转译者”、精神的“传递者”,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赓续红色血脉;2025级英语笔译专业何冉冉以家乡河南信阳罗山的革命故事为切入点,生动讲述抗战时何大妈舍亲儿护红军战士的壮举,深刻诠释党群鱼水深情与红色信仰,呼吁新时代青年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铭刻入心;2025级英语笔译专业张赫则以“从‘半条棉被’到世界回响”为题,串联历史故事与精神根脉,号召外语学子以专业为桥梁,让党的历史故事跨越语言鸿沟、走向世界舞台。
宣讲结束后,袁经林老师对比赛进行了点评。他首先肯定了选手们通过视频等多元形式展现党史故事的创新做法,认为这种立体化表达让党史宣讲更鲜活、更具感染力。同时,袁老师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建议在故事讲述中加强与当下时代的关联,结合外语专业的国际传播使命,进一步凸显红色精神的当代实践价值,让故事“活”在当下;二是希望作为语言专业的选手们进一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在保留情感温度的基础上,用更精准的表述强化观点输出,让宣讲既能以情感人,又能以理服人。
经过角逐,张润玉荣获本次党史故事宣讲比赛一等奖,徐书颖和何冉冉荣获二等奖,孟懿雯、潘妍和马梦茜荣获三等奖,谢瑾、周昕洋、张赫和刘芷吟荣获优秀奖。三位评委老师为获奖选手颁奖表示祝贺,并一起合影留念。
烽火映初心,薪火永相传。本次党史故事宣讲比赛不仅让外院研究生在讲述党史中重温初心、凝聚力量,更让红色精神焕发新的光彩。未来,学院将以党史宣讲活动为契机,持续拓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广度与深度,鼓励研究生将对党史的领悟融入专业学习与实践,以更具感染力、更具国际视野的方式,向世界传递中国故事的精神力量,让青春在与时代同频共振中绽放出更为绚丽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