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与上海一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人工智能翻译技术专题讲座

发布者:袁园发布时间:2025-04-24浏览次数:11


院网讯(通讯员:甘信防)2025年4月21日晚,由外国语学院AI翻译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基地与上海一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DeepSeek使用技巧及其在翻译场景中的应用”专题讲座成功举行。外国语学院聚焦人工智能飞速发展背景下“如何教”“如何学”等问题组织各系部专业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讲座也吸引了来自全国高校师生及翻译行业从业者1100余人参与线上学习。

上海一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陈件担任主讲。陈件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曾任职于华为、百度等企业,担任技术架构师,并兼任多所高校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校外导师。他在翻译技术领域取得多项研究成果,拥有10项发明专利,主导开发了YiCAT在线翻译管理平台等系列产品。

讲座围绕大语言模型在翻译领域的应用展开系统讲解。陈件首先回顾了大语言模型的技术发展历程,重点介绍了DeepSeek R1-zero模型的技术特点与训练方法。随后,他详细讲解了不同版本大模型的部署策略,以及API接入的安全考量。在实践应用方面,讲座通过具体案例对比分析了大语言模型与传统神经网络翻译的效果差异,并演示了YiCat平台如何解决大模型在翻译工作流中的应用难题。

在技术应用环节,讲座深入剖析了大语言模型在翻译全流程中的关键技术节点。内容涵盖:译前编辑中的专有名词标准化处理、记忆库与术语库的智能融合技术、基于实际案例的术语提取方法、自动化译后编辑功能实现机制等方面。通过详实的数据对比,重点展示了篇章级翻译相较于单句翻译的质量提升效果,以及模型微调对BLEU值的显著改善作用。这些技术要点的系统讲解,为参会人员提供了可落地的行业解决方案参考。

讲座特别关注了翻译智能体的最新发展。通过现场演示,展示了智能体在术语处理、翻译审校等环节的自动化应用,体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对翻译流程的革新。在问答环节,与会者就信息安全、智能体的制作及特点、大模型本地部署等实际问题与主讲人进行了深入交流,这些问题集中反映了业界对AI翻译技术落地应用的关注焦点。

本次讲座是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人工智能时代翻译技术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论坛》的系列活动之一。外国语学院与上海一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前期调研确定讲座主题,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宣传推广,确保了活动的专业性和影响力。活动的成功举办,为促进校企合作、推动翻译技术人才培养提供了有益平台,也为人工智能技术在语言服务领域的应用发展提供了专业交流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