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网讯(通讯员 陈长军 袁笑雨)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的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回信,总书记回信中表达了对广大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作为全校留学归国青年人才聚集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在学院留学归国青年教师中引发热议。5月20日,外国语学院围绕总书记回信精神在文波楼402会议室召开专题座谈会。校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部部长黄娟,外国语学院院长蔡圣勤,党委书记陈亚奇,前任院长、美国石溪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谢群教授,党委副书记王芹,学院英、法、日、俄、德、西班牙等不同语种的留学归国青年教师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由院党委书记陈亚奇主持。
忆初心:坚定报国理想,厚植家国情怀
读完总书记的回信,老一代留学教师回忆起自己的国外求学经历和自己归国的初心,难掩激动之情。
“我当年到国外留学就是想要好好学习知识,用来报效国家,服务人民。”谈及总书记的回信,谢群教授深情说到。作为老一代留学归国教师的代表,谢群教授还结合自己此前的留学经历和孔子学院工作经历,分享了三点感悟:要做一个有梦想的人,做一个有情怀的人,做一个勇于创新的人,擦亮高校教师的育人底色。
“我们现在处于最好的时代,我从不后悔回到祖国并报效自己的国家!”蔡圣勤教授分享了自己的留学故事,在留学期间,他作为小组组长,带头选择回国报效自己的祖国。他表示,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应该是每一位留学归国学者的共同信念并为之不懈奋斗。
日本留学青年教师吴姗姗谈到,随着国家几十年的发展,留学生的心态也与之前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回国奋斗。2012年回国后,她深切感受到国家、地方到学校都为留学归国人员提供了发挥个人才智的广阔舞台和发展机遇。“我们要向前辈们学习,将留学报国的光荣传统薪火相传。”
谈视野: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留学帮助青年教师开拓了国际视野,也成为了国家间深化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通过对中外文化的学习对比,青年教师们坚定了文化自信,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报国初心。
作为一名留学归国语言教师,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报效祖国?“做一道桥梁。”吴于勤老师给出了答案。在英国和美国留学期间,她曾多次参与中外交流翻译工作。回国后,她继续参加志愿服务,为众多外国友人介绍中国文化。她说,讲好中国故事,让更多外国友人了解中国,赞美中国,是自己的责任使命。
而西班牙语教师岳媛媛则在出国前就坚定了学成后回国的决心。她对比了自己出国前后在国内生活的变化,在她看来,国内愈发智能便捷的生活方式和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国生活,这些留学归国青年分散在各行各业,也促进了中国的对外友好往来。
“越是用国际视野看待中国几十年来的发展,对中国的未来就越有信心。”德国留学青年教师罗程谈到。她表示,祖国近几十年的发展让她深感使命重大,处于最美好的时代就应该积极报国才能不负韶华,不负青春,要用实际行动诠释与党同心、与国同行的时代担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话传承:练就过硬本领,牢记树人使命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如何将自己在国外所学化作前进动力,又如何培育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国家科技的发展需要高端人才,特别是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来支撑。”法国留学青年教师李雪老师表示,作为一名归国青年教师,要专心教书育人,特别是要做好科研工作,攻坚克难,将基础研究向深处拓展。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甘信防的留学经历较为特殊,他曾因公外派至埃塞俄比亚,在他看来在国外工作本身也是一种学习。作为归国青年教师,他积极响应“思政进课堂”的号召, 引导广大学子把握时代脉搏,在做好个人发展规划的同时,更要积极思考自己如何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找准自身定位。
“有留学经历的人,往往会有更浓厚的爱国情感。”俄罗斯留学青年教师王盼将这份情感带到了课堂。她说,每学期的第一节课,她都会和同学们讲讲“爱国”这个话题。在她看来,外国语学院的学生毕业后很多都将从事翻译或对外交流工作,因此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尤为重要。
黄娟结合自己留学、国际教育、孔子学院工作经历,分享了四点学习体会:留学归国青年教师要把“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初心转化为实际行动;要立足本职岗位,在教学科研岗位上“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要坚定文化自信,在国际商务交往、法律秩序构建、民间文化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听到更多的中国好声音;要向老一辈科学家以及身边人学习,传承留学报国精神,关注学科、学院、学生的成长发展,为国家、为学校建设添砖加瓦。
“总书记在回信中表达的是对归国青年学者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陈亚奇指出,留学归国青年教师要将回信精神化作前行的动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讲好新时代大思政课,做好中国故事的讲述者和中国声音的传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