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尹蕾、刘容)9月10日(周三)下午2时,日语系学科建设月·高端外专系列讲座第四场在文波语音202教室顺利举行。国际知名语音学家、神户大学教授朱春跃受邀担任主讲嘉宾,围绕"语音分析的实验方法与实践应用:从声学测量到发音矫正"主题,为师生带来了一场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指导意义的精彩讲座。讲座由日语系副主任尹蕾老师主持。
讲座伊始,朱春跃教授以亲切专业的风格切入,从语音学基础理论出发,首先系统讲解了“音强、音色、音高、音长”这一核心的语音四要素,为后续内容搭建起清晰的理论框架。随后,他将重点聚焦于中日语言的语调差异,通过形象的生活化比喻、直观的对比图表,结合汉语与日语的实际语调案例演示,让学生清晰感知两种语言的语音表达逻辑——汉语语调相对平稳连贯,日语语调则更具灵活变化性。生动的对比分析打破了学生对语调认知的模糊感,如同为其打开探索日语语音奥秘的“新大门”,激发了全场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核心知识讲解环节,朱春跃教授特别针对日语语调的功能性展开深度剖析,强调“语调是日语语义与情感传递的关键载体”。他精心设计了多组差异化语调案例,引导学生亲身体验语调变化的影响:通过不同语调朗读同一日语句子,学生直观感受到语调如何改变句子的情感倾向、强调重点,甚至扭转语义表达。这种“理论讲解+即时实操”的互动模式,不仅让抽象的语调知识变得熟悉,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帮助其在实践中深化对语调运用技巧的理解。
讲座尾声,朱春跃教授进一步延伸至语言学实用知识点,结合具体日语交流实例,深入解读了“停顿的功能性”与“音素添加、脱落现象”。他指出,合理的停顿在日语表达中具有划分句子结构、强化语气、突出核心信息的重要作用;而音素的添加与脱落是日语口语中的常见规律,精准掌握这一特点是实现自然交流的关键。教授的讲解深入浅出,将复杂的语言学概念转化为贴近学习实际的实用技巧,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高效掌握了语音学习的核心要点。
作为日语系学科建设月中聚焦“语音能力提升”的专项活动,本次讲座虽规模精简,但针对性极强,有效填补了学生在语音细节学习中的认知空白。朱春跃教授不仅以专业视角传授了扎实的语音知识,更通过生动的讲解与互动,让学生重新感受日语语言的独特魅力,为其后续攻克语音难点、提升日语表达的自然度提供了清晰方向。未来,日语系还将持续围绕学生核心能力需求,开展更多精细化、高质量的学术指导活动,助力日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