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日语语言的快速路径--神户大学朱春躍教授讲座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4-03-05浏览次数:812

  (通讯员 钟琪322日上午10时,知名语音学家日本神户大学朱春S教授于文波楼110教室举行了题为“掌握日语语音的快速路径几个学习难点的实验语音学分析”的讲座。讲座由日语专业副教授袁园老师主持,吸引了本校和外校100余名教师学生前来参加。

  语音的学习是外语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本次讲座朱教授结合日本专业学生容易出现的发音问题,通过呈现MRI语音实验的分析的数据,清晰地阐释了运用语音学的理论知识,快速的提高日语发音,达到类似母语者的水平。

  朱春S教授以“鹿uで合流して”为例,指出日语的发音特征可以总结类似日语的“へ”型,即每一个单词,或者句子或出现一次的上升,随即走低。同时用“老郭开拖拉机”这一一声句子的实验结果让同学们认识了中文的一声实际上是有高低起伏。这两组中日句子的实验数据的分析结果,很清晰地表明了中日发音的差异。朱教授进一步指出发音和交际的密不可分。比如,中国人的对话在日本人听来容易产生生硬,亢奋的感觉,会误以为是两个中国人在吵架。从语音学的角度来分析,其原因在于中国人的发音音域的宽广度高于日本人的发音范畴,因此在日本人的耳里,会听出只有在情绪激动时才会发出的高音。

  另外,朱教授还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察:同样90分钟的课程,用日语上和用中文上,老师的辛苦程度不一样。中文上课需要更多的能量,而用日语则相对会比较轻松。对于这个问题,在场的不少日本专业老师表示确实如此。通过MRI的实验语音分析软件,朱教授呈现出中文和日语发音的送气量不同。同样的元音,中文的送气量是日语的2-3倍。从能量消耗上看,说中文的确比说日语需要更多的能量。

  在讲课过程中,纷纷有同学表示希望能现场用软件测试下自己发音的标准度。朱教授请了一位同学,当场用直观的数据测试分析这位同学的发音特征和准确度。同学们纷纷表示出对实验精准度的感叹。

  同时,朱春S教授将常年的实验研究的结果总结成语音学习的规律。分别讲解了各种语音规则的学习要点:名词与助词、名词和助动词组合时应如何发音,复合名词根据音节和语境应如何发音,如何在发音时把握“核”的位置及轻重等。

  最后的现场提问环节,同学们积极提问。朱春S教授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回答了同学们的疑惑。

  语音学习是外语学习的难点,也影响在外语语境下着交际沟通和人际关系。以往的发音练习都只能通过模仿嘴型来完成,朱教授的讲座开拓了学生和教师的视阈,为有效快速的提高发音和研究语音提供了一个显性科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