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岩教授:异化概念的谱系

发布者:谢梦雅发布时间:2025-05-20浏览次数:36


(通讯员 黄雨琴 刘宇琪)2025年5月9日上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第90期名家讲坛在文波楼语音302教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以“异化概念的谱系”为主题,特别邀请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颜岩教授担任主讲嘉宾,讲座由外国语学院李晶教授主持,刘红卫教授、王娜教授、王娜副教授、余艳博士、丁秉伟博士等教师代表以及学院文学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悉数参加。

讲座伊始,李晶教授对颜岩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并简要介绍了颜岩教授的研究方向和学术成就。随后,颜岩教授围绕“异化概念的谱系”这一核心主题,从四个方面展开系统阐述。在第一部分,颜岩教授回顾了霍布斯、洛克等西方近代政治哲学家的异化思想,指出异化是将本来属于自己的东西分离出去(主动或被动),分离后形成的力量不再受人的控制。第二部分,颜岩教授在德国古典哲学的语境下剖析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异化理论,强调在黑格尔那里,异化概念反映的是客观历史运动的一个事实过程,而在费尔巴哈那里,异化概念则转变成了反映主观价值的一种消极状态。第三部分,颜岩教授通过区划异化、对象化、物化、拜物教、外化等概念,阐述了马克思在异化问题上的深刻洞见。第四部分,颜岩教授对卢卡奇、科西克、戈德曼、鲍德里亚等人的异化理论做了简要钩沉,彰显了异化论题的当代效应。最后,颜岩教授总结指出,异化是现代社会中不可避免的现实困境,其存在具有历史必然性,但终将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消亡。马克思主义主张通过变革客观物质条件而非道德说教来消除异化,在此过程中,持续批判异化的理论与实践始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讲座的第二部分围绕学术论文写作的底层逻辑与基本原则展开。颜岩教授指出,论文写作的三个关键点分别是逻辑框架、文笔(文风)和观点(创新)。逻辑框架需遵循整体性(紧扣标题、聚焦论述)、层次性(总-分-总结构、对称式小标题)与连贯性(段落衔接严密);文风锤炼强调从临摹经典到创新表达的阶梯式进化,通过规范语言、浓缩表达实现“处处开花”的论证效果。此外,颜岩教授还提出了摘要写作的六大原则,并通过正反案例的分析,具体演绎了如何写出一份优秀的论文摘要。

讲座最后,李晶教授再次向颜岩教授表示感谢,并对讲座内容进行了简要总结。她表示,本次讲座立足于“异化”概念,从基础概念逐步深入到前沿议题,为同学们带来了诸多启发,并鼓励在座同学关注最新研究方向与前沿动态,深入开展相关研究。


本次讲座由浅入深,逻辑清晰,内容丰富,引发了外国语学院学子对“异化”概念和学术论文写作的深入思考。在热烈的掌声中,本期名家讲坛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