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思政故事汇(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致我的导师朱红琼教授

发布者:张冉发布时间:2021-11-29浏览次数:858


编者按】导者,取引领指导之意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导师”是每名求学者求知道路上的指路明灯“导学思政故事汇”活动通过发掘学院师德高尚的研究生导师的事迹,反映导师的教学风采、科研成果和育人经验,突出导师在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为人师表的典范作用;全体在校研究生以及往届研究生校友就教学科研、学习生活、职业规划、人生理想等多方面讲述与导师之间的真实故事,收集导师和学生之间打动人心的日常点滴。“我和我的导师”征文投稿邮箱:wyyhxcb@163.com


    时光流水,岁月如歌,转眼间这是我在中南大的第六个年头了。很荣幸在我前二十几年的人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中南大度过。回首过去的学习与生活历程,感慨万千,有迷茫无助,也有收获满满。无论开心与难过,我身边始终有一位平易近人的智者,鼓励、指导、鞭策我不断向前。这位智者,就是我的导师——朱红琼教授。在她的指导下,我从一名普通的学生成为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责任感的青年。朱老师桃李满天下,我只是其中很普通的一个,但于我而言,她是我人生中重要的领路人。

    与朱老师的缘分,始与2016年。依稀记得文汇楼报告厅的新生开学典礼,学院领导精彩的发言博得阵阵掌声。到各专业导师发言的时候,朱老师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我们学外语的人,天生洋气,天生要走出国际范”。这让财经类院校的外院新生对于专业学习瞬间有了更大的信心,也让我看到了朱老师对于俄语、对于教师这份职业的极大热情,更在学生心中播下了一颗种子。从那时起,朱老师坚定了我学习俄语的决心,也从那时起,注定就与俄语结下了不解之缘。

    大一新生对于专业课的那份期待和紧张是显而易见的。记得第一次上朱老师的课是《俄罗斯社会与文化》,课堂上朱老师亲切的笑容,幽默风趣的授课方式瞬间活跃了课堂氛围,也缓解了小萌新内心的不安。接受一门全新的语言实属不易,为了避免学生因畏难思想而抵触学习,朱老师从学生关注的美食、音乐、绘画、电影方面入手,选取俄罗斯的代表性事物,培养我们学习俄语的兴趣。对于那些复杂和抽象的内容,朱老师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对于我们提出的每个问题,不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哪怕问题再简单幼稚,朱老师都能耐心解答,她的答案不仅仅是就事论事,而且常常旁征博引,蕴含着生活的智慧。课外她有空会带领外教和我们一起体验武汉风情,感受文化底蕴,让初来乍到的我们,熟悉这个城市,从而能够安心在这里学习和生活。无论在校园的哪个角落碰到朱老师,她永远都是朝气蓬勃,笑脸盈盈。本科四年就这样匆匆而过,还没来得及好好说再见,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让大家就这样各奔东西。最后一次全班人相聚网络,共话离别。朱老师送走了她的第一届学生,转身又投入了新硕士点的建设。

    2020年新的开始,很幸运,我留下来继续攻读国别与区域专业硕士研究生。因为一份初心,也因为一份情怀。新的学期再次来临,朱老师成为了我的导师。她一如既往的平易近人、充满活力;一如既往的孜孜不倦、“工作狂人”;而我们也一如既往是她口中的“姑娘”和“小伙子”。“姑娘”这个称呼我特别喜欢,贼亲切。一直以来,朱老师都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辛勤付出,不求回报。教书育人,她似乎永远不会疲惫。我们进步了,她喜在心里,笑在脸上;我们退步了或者状态不佳,她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主动找我们谈话,解决我们心里的困惑。印象最深的是暑假之中有次与朱老师谈心,她不惧夜晚的疲惫,通话给我提出宝贵的建议。她的话让我如沐春风,豁然开朗。除了课堂学到的知识,课外每次交流都能让我收获满满,要么是论文选题和写作方法,要么是为人处世之道。类似的事件不计其数,我对她的尊敬与敬爱随着时间流逝愈来愈深。这样一位宝藏导师,总能让我不经意间发现她的闪光点:比如她大学时跳舞很棒,还写诗;她文笔很好,书写漂亮;她心胸宽广,责任心强;她朋友很多,重情重义。她是我的导师,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学生,给予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千言万语道不尽,唯有感恩记心间。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窗外万籁俱寂,我的脑海里一直浮现出朱老师温暖的笑脸。回忆过去点点滴滴,是幸运,是喜悦,是珍贵,是美好,然而这第六年的缘分,还在继续。生活明朗,万物可爱,只愿花常开,人长乐,导师身体康健,平安顺遂!

 

【作者简介】罗鑫,女,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2016级俄语专业本科生,2020级国别与区域研究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师从朱红琼教授。在读期间,两次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资格,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曾任俄语1601班班长和志愿委员,新长城自强社副部长,目前为外国语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和2020级学硕团支书,获“优秀志愿者”和“优秀学生干部”称号。